中國電子報丨除了5G基站,你家門口的燈桿上還有很多黑科技
2020-07-19         來源:福建洲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持下,路燈“長”出了眼睛、嘴巴和智慧的大腦。有照明、LED顯示屏、擴音器、攝像頭、充電樁、5G微基站、空氣質量檢測等模塊加身的智慧燈桿,儼然成為智慧城市的縮影。目前,智慧燈桿市場容量幾何?如何賦能智慧城市?
市場規模正在急速擴容
近日,廣州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智慧燈桿約8萬根,其中市中心區約4.2萬根,提供5G微站站址約3.2萬個,為中心城區提供保障5G網絡深度覆蓋所需站址資源。同時,建成智慧燈桿統一管理平臺,并推動智慧照明、智慧交通、智慧警務等一批智慧城市應用上桿。
不僅是廣州市,近年來,銀川市、徐州市、成都市、天津市、武漢市等全國百余城市紛紛布局智慧燈桿,智慧燈桿的市場規模正在急速擴容。
在需求驅動下,許多企業涌入智慧燈桿行業掘金。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智慧燈桿的企業數量僅為個位數。
截至2019年,涉及智慧燈桿業務的企業已經多達60余家。除了傳統照明企業如華體科技、洲明科技、上海三思等,還吸引了京東方在內的顯示企業和京東電商平臺這樣的跨界選手入局。
奧維睿沃分析師馬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慧燈桿行業參與企業眾多,未來將形成頭部企業整合其他產業鏈企業的發展趨勢,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市場份額將掌握在少數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中。
洲明科技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監秦海波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LED起家的企業洲明在此領域比較有競爭力,LED產品占智慧燈桿成本的45%左右。洲明科技從2015年開始從事智慧燈桿產品研發,經過近年來的技術攻關,已經形成了“硬件+軟件”的智慧燈桿解決方案。
馬騰表示,隨著5G基站的部署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燈桿在照明路燈的滲透率逐漸提升。
秦海波則表示,智慧燈桿是一個定制化的產品,外形可以和城市特色結合進行設計,價位隨選配的應用模塊而浮動。
5G微基站催熟智慧燈桿
伴隨5G商用推進,各地也在加快5G基站的部署。據了解,5G基站分為宏基站和微基站兩種。宏基站主要用于室外覆蓋,施工難度和成本較高,在選址方面也有一定局限。但無線頻率越高,穿透性就越差,因此同等面積必須建設更多的基站來完成覆蓋。而微基站造價低,安裝難度較低,體積小且方便集成,成為5G基站部署的重要一環。
為避免信息基礎設施多頭申報、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各類桿體各自為政、數據無法統一、布網雜亂、影響城市及環境美觀等問題出現,各地政府將市政資源開放給5G基站部署,基于“燈桿”“井蓋”等形態的“百變基站”得到廣泛推進,讓5G微基站能以更經濟、更容易的方式完成部署。
賽迪智庫無線電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孫美玉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5G頻段和業務場景特殊需求,小基站市場迎來發展機遇。為實現利用大量微小基站完成更密集的網絡涵蓋的目標,充分利用資源、減少重復投資將成為基站部署的重要考慮因素。
在她看來,智慧燈桿通過整合監控設備、5G微基站、WiFi模塊等,打造新型智慧路燈管理系統,實現城市智能照明、智能交通及市政監控、安全預警等功能,成為5G微基站可靠、便捷的承載點。
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川也認為,運營商會根據需求在人流密集、信號較差的地方建設微基站。而城市公路或商業街區等地區人流密集,對信號的需求較高,智慧路燈是城市5G微基站的載體。在他看來,在5G時代,宏基站與微基站的建設將齊頭并進。
打造城市神經網絡體系
集5G微基站、LED顯示屏、超清攝像頭、充電樁、傳感器于一身,智慧燈桿仿佛一個無法行走的百變機器人,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擔當神經網絡:燈桿上的攝像頭和AI人臉識別技術結合,可以追蹤行人的行動軌跡,還可以用來測體溫、抓罪犯;擴音器可以進行政務廣播或尋人;LED屏可用作宣傳或者商業廣告展示。
除了以上功能,智慧燈桿還可以賦能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為自動駕駛、車聯網提供參考信息。智慧燈桿具備車牌識別、交通流量監控功能,為交通執法違章取證、車輛管控提供依據。
此外,智慧燈桿還可以為自動駕駛路線規劃、停車指示、應急救援提供必要信息。智慧燈桿的RSU路側單元還可以與車載系統互聯,實現自動避讓、路口信號、車速規劃、車輛感應等信息互通。
2018年底,京東的智慧路燈系統在雄安新區完成部署并進入場景驗證階段。京東配送機器人借助智慧路燈提供的路況信息、紅綠燈信息、行人信息做出駕駛決策,京東配送機器人在需要時還可在智慧路燈完成停靠、充電等一系列動作,兩者相互配合并作為基礎設施納入智能城市管理平臺。
智慧燈桿作為一個前端采集信息的工具,還可以為后端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提供準確數據,也為城市管理者的信息發布提供了平臺。
孫美玉認為,智慧燈桿憑借其無所不在的網絡設備和感知終端,打造城市神經網絡體系,在通信網絡設施建設、云網建設和車聯網等建設中都得到廣泛應用。其能對交通、通信、市政、氣象等不同行業領域的數據進行綜合處理,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全域感知的信息體系,為構建萬物泛在互聯網絡、實現各行業融合發展提供